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铁血丹心 王者之师(二)——平山团组建八十周年记

    信息发布者:两河乡村网
    2017-07-28 15:33:50   转载

    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到部队上

    聂荣臻司令员的嘉勉令迅速在太行山上传播开来,平山人民欢欣鼓舞,自豪万分。


    此时平山团在频繁的战斗中,许多战士壮烈牺牲或伤残,上下细腰涧战斗结束后,平山人民又掀起了为平山团补充兵员,进一步扩大队伍的参军高潮。

                                                                  平山青年的参军队伍

    刘梦元(左一)、刘汉兴(右二)。刘梦元同刘汉兴一起参军,2016年去世。

    ■ 王家川没有死


    王家川在上下细腰涧战役牺牲后的第九天,平山团政治部办公室进来一位风尘仆仆的青年人,政治部同志问道:“同志,你什么事?”

    青年说:“顶替王家川的缺额当兵的。”

    “你叫什么名字?什么地方人?”

    “平山人,俺叫王家川!”王家川三个字说得一板一眼,铿锵有力。

    接待的同志一听这青年也叫王家川,就上下打量这个青年,从个头、身段、脸庞都很像刚牺牲的战斗英雄王家川,分析他可能与王家川是双胞胎,于是他试探地问:“你是王家川的兄弟吧?”

    “是!”

    “你来当兵打日军我们很欢迎。可是你的名字保准不叫王家川,你也不能再叫王家川。你说你的真名吧。”

    青年带气地质问:“俺为什么不能叫王家川?俺没有别的名字。”

    “王家川上了烈士册,还发了抚恤金,你再叫王家川,不就乱套了吗?”

    青年着急地带着哭音大声嚷道:“不沾,就是不沾!不仅俺叫王家川,,俺与敌人打仗牺牲了,家里还有一个16岁的弟弟,他也叫王家川,俺村还有上百青年,他们都叫王家川,战死一个王家川,又站出一个王家川,王家川是牺牲不完的!”

    这位自称也叫王家川的青年正是在上下细腰战斗中牺牲的英雄王家川的弟弟王三子。在全家的支持下,王三子步行几百里山路找到平山团部,要求接过哥哥的枪继续战斗,并顶替哥哥的名字仍叫“王家川”,王氏兄弟的事迹感人至深,团部当即答应了他的要求。后来,《抗敌报》特别发表了王家兄弟前赴后继、英勇杀敌的通讯《王家川没有死》。



    1939年7月下旬,平山团派扩军干部回来,原计划到9月25日完成850名,结果不到8月底参军人数就达到1158名,其中党员、干部52人,由王一清任营长,9月初离开家乡,开赴灵丘县下关平山团驻地报到。至此,平山老百姓已为平山团输送战士达3858名

     

    送出第一批平山团男儿时,或者还见“爷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的现象,而当父母决心送上“最后一块亲骨肉”时,反倒是那样平静。民族遭戮,国破山河碎,平山大地已经扎下复仇的恨。

                                 “驱逐日寇出平山”,1942年2月平山县八区入伍大会

    河北岸西黄泥村附近的20多个村庄,同时响起了震天的锣鼓声和雄壮的歌声,接着又腾起欢呼声,人马奔驰的步伐声……每一支队伍大旗乐队的后面,新战士头上身上都挂满了光荣花,高高兴兴地骑在骡马上。和新战士联辔而行的,或是他们的父母、兄弟,或是他们的妻子和姊妹。他们一样地佩戴着光荣花,一样地显示着愉快与光荣……

    ……一个年轻的新战士登台讲话。他说:“我叫刘梦元,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是忠实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的,所以,我首先入伍……”

    ……滹沱河的水,依旧汹涌地奔流着。西天的明月,透过了树梢,照耀着河边小渠上急速行进的人群。人马奔驰,树影也仿佛在走动了。愉快嘹亮的歌声又飘荡在天空:“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叫他在哪里灭亡……”


              ——《平山县八区志愿义务兵入伍大会纪实》


    今天上午(2017年7月27日)平山县社会各界500余人,在“平山团”诞生地——河北平山县洪子店村隆重集会,纪念平山团成立八十周年。

    县长董晓航致词

    县委书记李旭阳讲话

                                                                              丰碑不朽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